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猿人爭霸戰 2 - DNA既生存遊戲


上星期六, 去戲院睇咗<猿人爭霸戰:猩凶崛起>. 整套戲感覺唔錯既. 但係如果睇過第一集既精彩故事報局, 就真係顯得有點平舖直敘. 但整體黎講, 係一套刺激電影.

戲名叫猿人, 但係戲內, 見到不同既猩猩跳來跳去, 咁猿人係未同猩猩係同一樣動物哩?

 猿(Ape), 只是靈長目既人猿總科既通稱. 係猿下面, 可以分為兩個大總科, 長臂猿科(Hylobatidae)及人科(Hominidae). 係人科之下, 有四大屬:


猩猩屬(Pongo)
 
大猩猩屬(Gorilla)
黑猩猩屬(Pan)

人屬(Homo)

基本上, 上面四大總科都可以係哩套戲出現. 係戲內, 各類猩猩都會表現出人性及智慧. 係現今科學領域, 近年有最新關於人類同猩猩係進化過程研究, 及智慧既演變既新發現.

一般人都知道, 人類同黑猩猩係DNA上面, 有99%相似度. 既然有咁高既接近, 咁裡面既分別, 點樣造成今日既區別? 一班生物學家開始做DNA序列對比, 亦即係600萬年前, 人類同黑猩猩既譜系分開後, 人類基因組裡面30億個核酸中, 只有約1%, 大約1500萬個核酸發生改變.

一般生物既DNA序列會以一定速度累積隨機突變. 生物學家會用突變DNA, 作出推算兩種生物係有幾耐以前共同袓先分出來. 序列改變既速度會比稱為"分子時鐘的轉動". 生物學家最後找出分別最大排名第一長118個核酸, 稱為第一號人類加速區(human accelerated region 1, HAR1), 發現人類同黑猩猩既腦部大小, 結構, 同複雜度等, 都有明顯既差異. 從整個生物演化史, 發現人類出現前, HAR1演化得好慢, 雞和黑猩猩哩兩種生物大約係3億年前分開, 係118個鹼基中, 有2個唔同. 而同時間, 科學家發現HAR1會係某一類神經元中活化, 從而影響大腦皮層發育時的模式和架構. 從中可以大概估中人類與黑猩猩最大分野既地方.

係戲內, 主角Oscar係會講人類語言既黑猩猩. 但係黑猩猩有無真正學習語言能力呢? 生物學家亦都有一些新既研究. 係DNA內, 除咗HAR1之外, 另一段有加速改變序列既就係FOXP2基因, 佢係同語言有關. 科學家發現, 如果FOXP2有突變既人, 雖然還有處理語言認知能力, 但係臉部係唔可以做出正常講野時所需要既細微動作.

科學家亦發現到, ASPM序列(控制腦大細),HAR2序列(控制肧胎發育時,手腕同指公活動能力), AMY1序列(控制消化食物能力)等, 都有同黑猩猩DNA有差異.

種種研究, 可以睇出, DNA分子好重要咁影響到人類係地球上佔優既密碼.

 值得講既, 係網上有3條short film, 係作第一集同第二集哩十年間既空白, 提供補元解釋:

 1 year - Spread of Simian Flu

5 year - Struggling to Survive

10 year - Story of the Gun

到最後, 都要問吓自己, 為咗生存, 可以去到幾盡.....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The Physician (一) - Ibn Sina


幾日前, 終於睇了The Pysician. 哩套戲既歷史背景, 對我黎講, 真係唔係太熟悉. 而且, 真係非常之復雜. 首先, 我會簡單去介紹一下哩套戲.

哩套戲原本係改編自一套同名小說. 小說係英美唔係太受歡迎, 但係德國就十分之暢銷. 所以哩套戲由德國資金拍成. 故事係講十一世紀時, 一個英國年輕人遠去中東地區學習醫術既經過. 故事中有一個好重要既角色, 就係英國年輕人既導師 - Ibn Sina (伊本 西那)

Ibn Sina係伊斯蘭教徒心中非常重要地位, 因為佢留低著作及智慧, 對後世影響好大. 首先, 從歷史資料上得知, 佢從小已經知道係一個天才. 十歲時, 已可以背誦"可蘭經".到十幾歲時, 開始學習印度數學, 希臘邏輯同哲學. 所以, 你會係戲內發現, 會講到Ibn Sina同自己既學生討論, 講解亞里斯多德既情節.

到佢十六時, 佢開始轉到學習醫術. 比較等別既係, 有人說他學醫時, 是跟基督徒學的, 但是否可信, 就好難講. 因為而當時時代, 全世界醫術水平, 而基督教社會最落後. 到18歲已經有D名氣. 到了青年時代, 由於他的醫術同博學既知識, 令佢係當時既中東唔同既王朝當醫生, 老師, 學者及官員. 到了晚年, 佢終於定居係Kayuyids王朝. 直至佢隨軍中, 舊病復發而死.

佢既著作好多, 先介紹一下比較出名既經典:

《醫典》
這本是Ibn Sina一本最為人對佢熟悉既巨作. 醫典分為5卷. 第一卷"醫學基本理論", 包括人體及器官功能, 如肢體, 肌肉, 神經, 動靜脈等. 第二卷"醫療的基本規律和葯物效能". 第3光是"衛生,預防與健康". 第4卷"疾病的分科, 症狀與治療". 第5卷, 葯物的合成與效能", 即葯理學. 有一點比較有趣既地方係, 醫典有系統咁列出48種脈法, 講到與中醫一樣既沉浮強弱之分, 亦都講到脈在寸關尺上. 當中既48脈法中, 有35種與中醫晉代太醫令王叔所寫"脈經"是相同. 可以相信當時Ibn Sina已給收中醫療法. 另一有趣既地方係, 從醫典中睇出他當時已掌握一定既解剖學知識. 但戲中講到當時Ibn Sina所處既社會對解剖有所限制, 可能與現實情況有點出入.

《治療論》
 哩一部經典可以講係Ibn Sina哲學著作. 大致上可分為邏輯, 物理, 數學, 形而上學. 全書有18卷之多.
係邏輯方面, 比較有趣係他係著作中體現係繼承法拉比和肯迪的傳統, 但明確將自己同巴格達既亞里士多德學派劃清界線.
係物理學方面, 主要分公司幾個主要學科. 會講天體和物理, 同時會講關於物質基本元素, 氣象學, 礦物學, 植物學, 動物學, 和心理學. 比較特別既有占星學, 相面術, 解夢學, 法器既運用, 煉金術.
係數學方面, 主要分為數論, 算術, 幾何, 地理, 天文學以及音樂.
係形而上學, 他主要關於原始動因, 和十種理智既認主學觀念. 觀念上忠於"上帝為造物主"同"天階體係".

對於真實既Ibn Sina有不同評價. 有一點公認既係, 佢熱愛生活, 熱衷輕快音樂, 烈酒, 同濫交. 佢左右逄源既處事方法和無人能及既智慧, 令佢贏得好多朋友, 但同時間, 佢對伊斯蘭教既嚴格習俗既藐視, 亦都使佢樹敵.


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南管 - 如上青樓, 為詩詞譜曲




同屋企人去咗睇王心心演奏既南管音樂. 南管歷史悠久, 一般認為起於唐宋時期, 源頭在中國褔建泉州. 樂器方面,大致分為上四管 (琵琶, 三絃, 洞簫, 二絃), 下四管 (響盞, 四塊, 雙音, 叫鑼).




當晚既等別之處, 曲詞全部用上好多我地都熟悉既古詞. 王心心全用琵琶玩下面哩四支曲目:
1.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 鳳凰台上憶吹簫
 ( 宋 )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3. 如夢令
  ( 宋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4. 鄉愁
  余光中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對我黎講係有驚喜. 因為點樣去演繹詩詞而唔悶, 真係好難. 好難.聽出王心心善用靈活旋律, 單音裡的裝飾音, 可以使人細味. 同時, 可以睇得到佢真係好用心了解每一首詞, 運用唔同既技巧去表逹語意.整個節目, 比我感覺好似上青樓, 古人與歌姬作譜一樣.
 回到未來...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The Attorney - 逆權大狀






在今年的香港高氣壓之下, 在這段七一時候看這套關於韓國釜林事件的電影, 身為香港人既我, 衝激太大, 實在太大, 接近崩潰.

這套電影而韓國總統 - 盧武鉉年青時, 為一班學生及老師作辯護律師的故事. 盧武鉉正如戲中所呈現一樣, 年輕時非常貧苦. 由於出身貧農, 年青時已生活非常艱苦. 只能讀到中學畢業, 就入伍當兵. 但他没有放棄當律師既志願. 在當兵回鄉其間, 仍去投考律師準格試, 最終在第七次考取律師合格.

如戲中所表現, 盧武鉉非常愛護妻子, 由於盧家出身貧農, 女方家長覺得女兒會受苦, 而男方家庭亦因女方先父因參加左冀活動而死去, 怕盧武鉉因這種關係影響前途, 基本雙方家長都是強烈反對, 但後因女方珠胎暗結, 最終迫於認可他們結為夫婦.

盧武鉉當律師後, 借做房地產註冊及稅務法律生意, 過著豐裕生活.在戲內, 描述他當釜林事件辯護之前, 是對社會毫無關心, 只是不停賺錢既一般人. 看到這, 不禁想起身邊跟我一起長大既同學. 他們每一個都是行業裡的專業, 不是對社會莫不關心, 不就像戲內主角一樣, 反而責難為了社會更公平的抗爭人仕. 實在令人傷心.

戲中的有這樣的名句: "岩石再堅硬,也只是死的;雞蛋再脆弱,也是活著的生命。岩石最終會碎成細沙,而雞蛋終究會孵化而越過岩石 ". 這樣好自然與日本名作家 - 村上春樹的另一名言, "雞蛋與高牆", 像是一個銅幣的兩面. 但可恨是, 歷史告訴我們, 這種轉化, 常常還要補上無數的犧牲. 如在香港還未完全赤化之前, 完成民主化. 那在往後的日子, 真的不知道需要多少次的以卵擊石, 才可等到孵化.

盧武鉉經過這次維權官師之後, 成為一名人權律師. 亦由於他不斷向軍政府既挑戰, 使他最終被取消律師執業資格, 命運推使他開始從政之路.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Michael Collins ~ 愛爾蘭激進派

 
辛苦找回96年英國電影作品 - Michael Collins. 電影講述 Mich精彩最後人生皆段. 從愛爾蘭復活節起義開始, 到31歲英年早逝既重要事跡. 整段故仔最吸引我, 係Mich同自己組織頭頭 - Eamon de Valera 因英愛條約(Anglo-Irish treaty)反目既最後一段故仔. 

返查歷史記錄, IRA從1919年起, 開始名為愛爾蘭獨立戰爭. 雖說是戰爭, 但依照現代的標準, 本質上只是進行恐怖襲擊. IRA用上大量暗殺, 炸彈襲擊, 攻擊註愛爾蘭英軍, 及有關既情報人員.
由於IRA採用游擊戰術, 英軍傷亡不停增大而對IRA壓制作用不大. 再加上經過“black whitsun”抗爭後, 倫敦終發現不能再有效管治愛爾蘭落去, 最後願意提出停戰和談. 雖是愛爾蘭共和軍最美好日子, 但亦係未來最悲哀既序幕. 

從歷史資料上看, 其實和談前de Valera已從當時英首相 - David Lloyd George 知道倫敦既底線係愛爾蘭立國, 但要以向英國皇室效忠為前題. 情況同加拿大, 澳洲差唔多. 但係依當時民族主義高漲, 以及de Valera一直主張共和體制, 我估計對de Valera來講, 他無可能直接與倫敦政府談判. 如果他企硬共和體制, 只會繼續敵對狀況, 戰爭不斷, 失愛爾蘭民眾支持. 如果他接受和談協議, 他會在黨內盡受共和派所攻擊. 二, 會受到放棄北愛人民及土地的歷史責任. 所以理解到點解Mich向好友, de Valera把和談這黑鍋給他負責. 

再一直追查歷史紀錄, 會看到當時IRA與和談團關於與倫敦談判既對談. 你會發現當時IRA對談判態度都是比較保守, 沒有給談判條件會有任何退讓地方. 係這樣情況下, Mich決定了接受倫敦既談判條件. 這正正觸動了de Valera不能退讓既態度,亦引發了之後的愛爾蘭內戰,也使Mich最終在戰時下死去.

但世時無常, 雖然de Valera在這場內戰輸了, 但在其後的愛爾蘭政府成為其中一任總統. 在其任內, 也承認不認記行收回北愛.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Michael Collins

 

True devotion,
lay not in melodramatic defiance, or self-sacrifice,
but in steady, earnest effort

- Michael Collins
(Irish revolutionary leader)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Carmina Burana 布蘭詩歌


今天, 到文化中心聽了香港巴赫合唱團的"Carmina Burana - 布蘭詩歌". 讓我先簡單講講"Carmina Burana".

"布蘭詩歌"的結構, 有許多是根據命運輪圈在轉動之概念. 先介紹一下這命運輪,輪圈外四個圖像意思是 - [ 我將登基, 我登基, 我登基過, 我沒有王國 ]. 同時輪圈外圍拉丁文寫著:
  
Fortune rota volvitur; 
descendo minoratus; 
alter in altum tollitur; 
nimis exaltatus

The wheel of Fortune turns;
I go down, demeaned;
another is carried to the height;
far too high up

輪圈是屬於羅馬神話中的女神 "Fortune - 佛度娜", 她亦能隨意轉動輪圈. 這是中世紀與古代的哲學, 提出命運是無常的.

"Carmina Burana "是源自於 13, 14 世紀浪人所作的詩歌. 在13, 14世紀時, 德國慕尼黑是南德的政治經濟中心, 因而產生了修道院僧侣與世俗權勢利益相互交雜的特殊地域文化. 返之有一批放蕩不羈, 不滿教會獨裁以及偽善生活的神職人員, 過著浪蕩生活, 同時會寫作一些諷刺社會, 歌頌情慾的詩歌. 這不但是對中世紀教會的反動, 同時傳達出另一種生命態度. 這樣的故事背景, 使我想起一套電影, "The name of the rose - 魔宮傳奇"

1803年, 慕尼黑附近的"Benediktbeuern"修道院決定劃歸國有, 於是有過一次大規模的調查, 亦在修道院圖書室發現彙集中世紀後葉詩歌的手稿. 這些詩歌都是以拉丁語, 古義大利語, 中世紀高地德語, 古法語等語文書寫, 其內容多屬世俗性格. 詩歌中可歸下列3類:

1. 有關道德與諷刺的詩篇.作品提到人類的狀況與世界環境, 或諷刺教會濫權.

2.情歌與慶幸春回之歌

3. 有關飲酒,  性愛與賭博之歌

同時, 這些詩歌都沒有註明誰是作者, 當中有部份以"Neumes - 紐姆譜" 記錄簡單旋律.




1847年, 一名伐巴利亞學者將修道院中的兩百多首詩歌編輯成册, 成輯出版Carmina Burana. 到1935年, Carl Orff在其中選出24首, 譜上管弦樂, 成為今天的"Carmina Burana - 布蘭詩歌".  在拉丁文中, "Carmina"意思是歌曲, "Burana"則是"Benediktbeuem"修道院早期的地名.


到1935年, Carl Orff從中選出24首, 譜上管弦樂, 最終成為這一首編制龐大的清唱劇. 全曲完成於1937年, 在初稿中, 作曲家曾提上一段副標 [ 為獨唱家, 合唱團, 伴奏樂器以及魔幻布景所做的世俗歌曲]. 整部作品共分為三個部份,由三個獨唱者及合唱團演出。

第一部份「春天」,傳達出人對大自然的渴望;
第二部份「在酒店中」,是人生的真實寫照;
第三部份「謙恭的愛情」,歌頌愛情的偉大。
全曲由著名的主題「命運,世界的女王」前後貫穿呼應。

今天難得現場聽到"布蘭詩歌". 可以感受一下Live Music的威力. 當然很難與外國大合唱圑相比, 但也是非常賞心悅目的節目. 我在youtube聽了幾個版本, 這一個我暫時是最喜歡的.